你会挑防晒霜吗
紫外线会伤害皮肤是不争的事实。紫外线不仅会使皮肤晒黑,过度的紫外线照射还会加速皮肤老化,甚至诱发皮肤癌。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防晒品,除了乳霜(乳液)、防晒油、防晒喷雾及防晒彩妆等产品类别,SPF值和PA值等的各种防晒标示,也让小姐姐们一头雾水。防晒如此重要,该怎么选呢?
不管为了美白、保持年轻还是健康,都得记住防晒!防晒!防晒!
提醒
无论什么季节、天气,紫外线都是存在的,只是强弱不同而已。如果平时只在阳光明媚的夏天才防晒,那你的皮肤可能已经被紫外线伤害了千百回了。
防晒霜分2种类型
物理防晒霜
物理防晒霜中,起主要作用的是“二氧化钛”、“氧化锌”等物质,把它们涂在脸上,就像戴了一层面具,能阻挡、反射阳光。
这种防晒霜不会被皮肤吸收,一般不会引起过敏。
化学防晒霜
化学防晒霜能作用在皮肤表面,把紫外线“吃”掉,但是在有些人会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。不建议敏感皮肤和婴幼儿使用这类防晒霜。
如果在防晒成分里看到了“二苯酮-3”需要注意一下,这个成分很有争议性,被怀疑导致皮肤光敏感性和致癌,不放心的话就别买这种了。
挑防晒霜,主要看2个指数
能透过大气层到达皮肤表面的紫外线有两种:UVA和UVB。
UVA:能穿透真皮层,让皮肤中的胶原蛋白、脂质受损,是我们被晒黑、出现色斑的主要原因。
UVB:能让我们皮肤发红、脱皮,是导致晒伤的凶手。
在防晒霜包装上经常会见到“SPF”和“PA”。
“SPF”指的是对抗UVB的能力。“PA”指的是对抗UVA的能力,PA后面的“+”越多,说明这种防晒霜防止晒黑的能力越强。
同时标注了SPF和PA的防晒霜,才能让你既不被晒黑、又不被晒伤。
医生提醒
不是SPF值越高表示防晒效果越好。
“SPF20+”、“SPF30”,表示防晒霜对皮肤的保护时间长短。SPF值越高,防晒霜里面的紫外线吸收剂、散射剂就越多,越油腻、厚重,也更容易引起皮肤过敏。
所以,平常选择SPF15的防晒霜,户外活动多时,SPF30的防晒霜也足够了,一味追求高SPF,反而会加重皮肤的负担。
涂防晒霜,牢记5大准则
挑到了适合的防晒霜,为什么有的姑娘还是晒黑了、晒伤了?防晒霜再好,用法不对也是白瞎。使用防晒霜的5个要点,拿出小本本记一下吧。
❶ 化学防晒在出门前20min涂抹
化学防晒霜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吸收,最好在出门前10~20分钟涂抹,这样才能起到防晒的作用。而物理防晒就不用提前了,随时抹随时能成膜。
❷ 用量不要吝啬
如果用的是防晒霜,每平方厘米皮肤起码要涂抹2mg,大概一张脸,需要抹上一块钱硬币大小防晒霜。抹得够厚才能达到应该有的防晒效果哦。
如果用的是防晒喷雾,则需要反复的喷,喷到皮肤上的液体能流动下来,然后再把这些液体按摩均匀,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,才能达到吸收紫外线的效果。
只把皮肤喷湿是没有用滴~
❸ 及时补涂
即使是防水的防晒霜,在出汗的情况下也很容易脱落。如果长时间活动,每隔2个小时左右就得补擦一次。
❹ 防晒喷雾不喷脸
使用防晒喷雾时,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往脸上呲,而且喷雾很容易进入眼睛、口鼻。为了保护这些脆弱的粘膜,脸上还是涂抹防晒霜保险点。
❺ 记得卸妆
防晒霜要不要卸妆,看包装上的标注就知道了。比较轻薄的“化学防晒”,直接用洗面奶洗掉就可以了。而防水防晒霜很容易残留在皮肤表面,回家就卸掉吧,以免给皮肤添加负担。
❺ 晒后修护
来两滴首博尔谷胱甘肽靓肤凝胶,迅速修护晒后肌肤,镇静舒缓,减少敏感。